近期上映的《Minecraft電影》未必在評論界獲得一致好評,卻意外掀起一場全球性的觀影風潮。有別於以往安靜觀影的習慣,觀眾於特定場景集體投擲物品、喧鬧叫喊,形成現場互動的新文化。而當中的「雞騎兵」(Chicken Jockey)場景,更成為年輕觀眾模仿與模仿的焦點。
事件起源於電影其中一幕,當由Jack Black配音的角色大叫「Chicken Jockey!」時,觀眾紛紛將爆谷、紙巾、麵粉、甚至3D眼鏡盒等物品拋向空中,有人更帶同熟雞、甚至活雞進場,令場面一度失控。這股潮流最初由TikTok等社交平台傳播,短時間內席捲多個國家及城市,包括英國、美國與澳洲。
在澳洲維多利亞州Forest Hill的一場放映中,觀眾Tahlia Gass於TikTok上分享現場影片,影片中可見戲院地面佈滿爆谷、廁紙與白色粉末,情況猶如狂歡派對。Tahlia受訪時表示:「入場時並不知情,以為只是一齣普通電影。直至出現『雞騎兵』一幕,場內氣氛突然變得瘋狂。」
她描述觀眾不但高聲喧嘩,亦隨手拋擲各類物品,「有人甚至帶來麵粉,全場陷入混亂。」由於現場無法控制,戲院最終暫停放映,並調派保安人員維持秩序。事後,戲院方面向部分觀眾發出退款及免費戲票以示補償。
類似事件亦在墨爾本Eastland Hoyts戲院發生,但情況更為嚴重。有觀眾竟將滅火筒帶入場內並啟動,噴出的粉末令多位觀眾吸入異物、呼吸困難。當時正在觀影的Mel女士與其子女受事件影響,並形容過程非常可怕。
她向當地電台3AW表示:「我感到窒息,因為粉末進入鼻腔與口腔,隨即產生灼熱感。孩子們開始咳嗽,並說吞口水時舌頭有異樣,他們更因驚嚇而哭泣。」她補充:「我明白年輕人希望尋找娛樂,但亦應視乎時間與地點,這次事件已完全失控。」
在新南威爾士的Erina地區,一間戲院同樣因觀眾拋擲爆谷引起衝突,警方其後介入調查,事件涉及兩名成年人與兩名十四歲青少年。
面對接二連三的混亂場面,各大戲院集團不得不加強保安措施。Palace Cinemas行政總裁Benjamin Zeccola指出:「這種觀影行為雖有一定娛樂成分,但亦為員工清潔及場地維護帶來龐大壓力。」

他透露,部分戲院需添置工業級清潔設備,例如園藝吸塵機以處理爆谷,甚至有銀幕因飲料潑灑而損毀,損失高達五萬澳元,並已就事件通知警方。
至於這場風潮的背後原因,不少評論人歸因於社交媒體文化的推波助瀾。影評人Jamie Tram認為:「觀眾其實是在參與一個全球性的社交潮流,但每個人的參與動機並不相同。」
《The Screen Show》主持人Jason DiRosso則指出:「這反映現代觀眾對集體體驗的渴求,某些台詞或場面迅速被轉化為『迷因』,觸發即時反應。」

他補充:「這類現象在過往亦曾出現,例如觀眾穿上粉紅服裝觀看《Barbie》,或參加《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》的互動放映,但以往通常需要數月甚至數年建立,如今卻可在短時間內全球同步發酵。」
然而,這種「迷因化觀影」模式並非人人受落。DiRosso認為:「並非所有觀眾都熟悉這些潮流,對於毫無準備入場的人來說,會是一次極不愉快的體驗,甚至構成潛在危險。」
Hoyts戲院方面其後發表聲明,強調絕大部分觀眾仍然守規有禮,唯有少數個案出現行為不當:「我們致力為所有顧客提供安全、尊重且愉快的觀影環境,任何破壞秩序的行為皆不容接受。」
雖然事件引起爭議,但《Minecraft電影》票房表現亮眼。開畫週末全球票房接近五億美元,超越《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》,成為史上最賣座的遊戲改編電影。
影評人Luke Goodsell指出:「這種現象對清潔人員固然不公平,但若能吸引年輕觀眾重回戲院,某程度上亦是一種突破。」然而他亦警告,電影公司不應錯誤理解這股風潮:「希望業界不要只著眼於『迷因潛力』,而忽略電影本身的質素與價值。」
Jamie Tram則總結:「這次事件提醒我們,年輕觀眾依然重視現場互動與集體體驗,這正是串流平台無法取代的獨特魅力。」